2023
  • 胡俊杰课题组“深度”解析内质网塑形的分子机制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 Oligomeric scaffolding for curvature generation by ER tubule-forming proteins "的研究论文。同时在Journal of Cell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 Molecular basis of Climp63 - mediated E...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Oligomeric scaffolding for curvature generation by ER tubule-forming proteins"的研究论文,同时在Journal of Cell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 Molecular basis of Climp63-mediated ER lu...
    2023-05-06
  • 孙飞研究组在《JMB》特刊发表核孔复合体结构研究的综述文章
    核孔复合体( Nuclear Pore Complex ,简称NPC )是核质运输的门户,由于其复杂的构成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NPC的结构解析一直被认为是结构生物学的"圣杯" 。近年来,伴随着冷冻电镜( Cryo-EM )和人工智能( AI )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经过众多杰出科学家的努力协作,人...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简称NPC)是核质运输的门户,由于其复杂的构成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NPC的结构解析一直被认为是结构生物学的"圣杯"。近年来,伴随着冷冻电镜(Cryo-EM)和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经过众多杰出科学家的努力协作,人们已经获得...
    2023-05-06
  • 生物成像中心开发冷冻结构光照明与电镜关联成像新技术
    面向原位结构解析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 cryo-ET )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技术。但受限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需要先利用聚焦离子束( cryo-FIB )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才能进行cryo-ET数据采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 面向原位结构解析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技术。但受限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需要先利用聚焦离子束(cryo-FIB)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才能进行cryo-ET数据采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可...
    2023-05-04
  • 章新政/向烨团队合作揭示甲病毒的新型受体识别模式及跨物种传播机制
    2023年4月24日, 《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Structure of Semliki Forest virus in complex with its receptor VLDLR " 。该工作解析了SFV与人源受体VLDLR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 2023年4月24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of Semliki Forest virus in complex with its receptor VLDLR"。该工作解析了SFV与人源受体VLDLR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了一...
    2023-04-25
  • 张宏课题组揭示:蛋白质能以“表面活性剂”方式调控基因转录
    2023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 Developmental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Cellular proteins act as surfactants to control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condensat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凝聚体界面参与调... 2023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ellular proteins act as surfactants to control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condens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凝聚体界面参与调控下...
    2023-04-25
  • “女娲”基因组资源发布第三项成果:解析中国人群基因组微卫星变异图谱
    2023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团队和何顺民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论文(图.这项工作也是徐涛、何顺民牵头的"女娲" ( NyuWa )中国人群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最近发表的这项工作针对包含中国人群在内的世界... 2023 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团队和何顺民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图1),介绍了该团队关于STR的最新工作。这项工作也是徐涛、何顺民牵头的 “女娲”(NyuWa)中国人群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图1. 文章发...
    2023-04-23
  • 王晓晨团队揭示溶酶体氯氢反向转运蛋白CLH-6在维持溶酶体膜完整性中的重要作用
    溶酶体是细胞的物质降解与循环中心,负责将大分子物质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后者被循环利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溶酶体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溶酶体贮积症( LSD ) 、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研究阐释了溶酶体膜上的Cl - ... 溶酶体是细胞的物质降解与循环中心,负责将大分子物质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后者被循环利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此外,溶酶体还参与细胞外泌,细胞膜修复,免疫应答,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溶酶体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
    2023-04-17
  • 徐平勇课题组开发新型光调制的超分辨成像方法
    光开关荧光蛋白( RSFP )是一种可以通过调制激光,以可逆方式开关的荧光蛋白。利用RSFP在不同采样时间点的不同荧光状态(开或关) ,对每个像素的荧光信号进行时间或空间相关性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超分辨率光学波动成像( SOFI )及其变体光致变色随机光学波动... 光开关荧光蛋白(RSFP)是一种可以通过调制激光,以可逆方式开关的荧光蛋白。利用RSFP在不同采样时间点的不同荧光状态(开或关),对每个像素的荧光信号进行时间或空间相关性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超分辨率光学波动成像 (SOFI)及其变体光致变色随机光学波动成像...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