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2012年综合新闻

2012年综合新闻

首届北京地区三维生物成像论坛(3DEM BAR)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9日

  2012年12月22日由我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地区三维生物成像论坛(3DEM BAR)在生物物理所9501会议室拉开了帷幕。这是继我所生物成像中心前三次论坛以来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除了我所常做电镜的徐涛组、孙飞组、朱平组、苗龙组、徐平勇组和生物成像中心参加外,还邀请了北京地区知名的低温电镜同行参加,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的隋森芳组、王宏伟组、高宁组和雷建林组,北京大学的尹长城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何万中组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张法组。本次论坛共有13个研究组共计120人参加,会期1天。

  论坛共有8个学术报告。徐伟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低温电镜的潜能与相位板的新概念”的综述性报告。报告指出,低温电镜技术及其生物学应用发展30年来,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远未达到其理论极限。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低劣的信噪比。从原理上分析表明,以原子分辨率测定分子量小于80kD(是当前所能做到的1/20)的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是可能的,且所用数据量为当前所用的方法的1/100。未来的重大技术改进可能是:无噪音面探测器的发展;限制或消除BIM现象;以及以ZERNIKE相位衬度取代大离焦量相位衬度。报告介绍了发展中的相位板技术的新概念。接下来何万中研究员和徐平勇研究员分别做了方法学研究报告。何万中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新型蛋白质及基因的电镜单分子标记及其在电子断层成像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他们新开发的纳米金标记技术。徐平勇研究员的报告“荧光探针与超高分辨显微成像”介绍了超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新型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并讨论了适用于不同超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PALM,STORM,STED,SIM,NLSIM等)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论坛的第三部分是算法研究,孙飞研究员、张法研究员和尹长城组的黄新瑞博士报告了他们在电镜算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张法研究员做了关于大尺度电子断层扫描的三维重构迭代算法的报告,即在曲线投影模型基础上加上迭代算法,并使用多积法,使每一轮迭代值正交,减少迭代次数。但该方法也存在未知参数过多、计算量巨大、以及某些基于直线模型的工作无法进行等问题。黄新瑞的报告中用高斯方法作为模型,用小波滤波变换的方法摸索出一套小波滤波的参数。与常用的几种方法比较,能够得到更好的滤波效果,尤其是对噪音大的图像。论坛的最后一部分由清华大学隋森芳组的周强博士和高宁组的冯博雅博士为大家做了冷冻电镜三维重构在生物大分子(DegQ-24聚体和核糖体)结构研究中应用的精彩报告。

  此次论坛尤其注重讨论交流,每个报告20分钟,讨论的时间也是20分钟,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大家在此获得了充分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这些交流对于启发思维和提升日后论文的发表档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大家在获得了充分的交流之后愉快的结束了此次论坛。

 

(供稿: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 贾艳侠)

 

  附件下载: